觸摸屏產業倒閉或被并購:這個冬天有點冷
勝華集團在東莞的兩家子公司——萬士達和聯勝將于近期正式停工停產,并尋求整合重組。萬士達是全球重要的觸控面板生產商,曾是蘋果的重要代工廠。今年10月,我國臺灣勝華集團向當地法院申請重整,尋求重組,導致兩家子公司停產。
今年7月,勝華全吃小米4觸控面板訂單,另持有小米3、紅米手機等大量訂單。9月份勝華傳出財務危機,部分供應商斷料,影響勝華出貨。于是小米計劃分散供應商,把旗艦機種小米4部分訂單轉到F-TPK生產。現在手握小米4訂單的勝華竟然瀕臨倒閉,陷入破產重組的境地,給小米4帶來巨大沖擊。
DisplaySearch分析師于寧寧認為:“勝華的倒閉,受到整個觸摸屏產業產能過剩大環境的影響,同時也有自身財務狀況的原因。勝華的問題出在母公司的資金鏈上。”但融資問題卻是所有觸摸屏廠商需要面對的現實問題,在觸摸屏產業環境惡劣和母公司財務問題的雙重夾擊下,勝華跌入谷底。
勝華的苦澀現實絕不是個案,在發展最早的珠三角區域觸控產業相對集中,從百思達光電、華容光觸到深越光電、平波電子等,近年來有一大批觸摸屏企業倒閉或被并購。手機、平板等消費電子終端產品出貨量提升,但觸摸屏需求量并未減少。在“四大金剛”每次招標中廝殺,在紅米訂單競爭中秀下限,在數次擴產中拼血本……所有廠家彼此將利潤消耗殆盡,觸摸屏產業這個冬天有點冷。
一哄而上又一哄而下
觸摸屏市場的產能過剩問題并未得到改善,新的中小型廠商不斷涌現。
從2012年開始,觸摸屏廠商就一哄而上,又一哄而下。觸摸屏市場投資門檻和技術門檻都比較低,加之傳統行業的不景氣,導致兩年前資本對觸摸屏行業進行瘋狂投資。進入者過多使行業競爭日趨激烈,經過1年多的時間,好多小投資的企業被清除出去。
然而,觸摸屏市場的產能過剩問題并未得到改善,新的中小廠商不斷涌現。目前僅中國大陸就有超過1000家大大小小的觸摸屏廠商,收入達到1億元的廠商有80余家。
另外,京東方、友達等面板業巨頭殺入了觸摸屏行業。這些企業憑借垂直整合的一體化優勢,吸引著品牌廠商的訂單。深圳南玻也積極向宜昌擴產,以增加市場份額,降低成本。歐菲光瘋狂投資攝像頭模組和指紋模組。觸控行業瘋狂擴產所導致的后遺癥是價格戰烽火連天,大企業的產品利潤率大幅下降,而不少中小企業繼續被洗牌。
在觸摸屏行業奮戰的深圳南玻偉光導電膜有限公司總經理張莉對行業的過度競爭深有體會,她說:“現在產量和銷售額越來越高,而利潤額越來越低,可是生產投入成本一分也不能少,各個廠家的日子都不好過。”
重新洗牌回歸理性尚
觸控市場重新洗牌,預計2015年競爭會更加激烈,2016年情況會得到好轉。
撐不住的小企業被淘汰出局,但還會有小廠家不斷涌現出來。面對激烈競爭的市場環境,江西合力泰科技有限公司觸控事業群副總裁鄭國清做出了預測:“預計2015年競爭會更加激烈,價格還會降。2016年情況會得到好轉,會有5家大企業留下來,這5家應該都是上市公司。”競爭越是激烈,企業越是需要現金流來做資本支撐,由于具有融資優勢,上市公司無疑會撐得更久。
觸控市場重新洗牌,小企業被踢出局,這無疑會使大型廠商的優勢凸顯。廣東省觸控及應用產業協會副會長徐世穎說,中國觸控企業整合加速,融資、并購增多,事實上是洗牌的過程。洗牌后,行業資源越發集中,龍頭企業的規模日益強大。企業應該抓住核心競爭力和核心技術,逐漸擴大生產規模。
小米、酷派等中國大陸手機廠商表示將于2015年推出399元4G手機,399的低價需要極度壓縮成本,觸摸屏的微薄利潤會被進一步壓縮。于寧寧說:“明年整個觸摸屏產業過度競爭還會繼續下去,競爭程度也不會有絲毫的放松。”觸控市場恢復到理性或合理狀態,還是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廠商需要“抱大腿”
產業鏈上下游加強合作,觸控面板廠商還需要尋找自己的合作伙伴來“抱大腿”。
面對整個觸摸屏市場的爛攤子,觸控面板廠商還需要尋找自己的合作伙伴來“抱大腿”。通過上下游合作來形成自己的策略,并對下游品牌進行合理布局,想辦法綁定一些大客戶。于寧寧分析說:“現在大客戶也出現了不同的動作,因此觸控面板廠商要有不同的策略。你該去跟進誰,以什么樣的代價拿下誰,這是企業決策層需要思考的問題。”
在技術和人員上均占優勢的勝華倒下了,這是血的教訓:廠商拓寬融資渠道才能為持續競爭提供支撐。
觸控面板的主要市場是手機和平板。手機和平板若要達到輕薄的需求,配備內嵌式觸控面板是較佳的選擇,JDI和LGD先后推出自有專利的In-Cell內嵌式觸控TFT-LCD,并積極向中國大陸手機市場推進。內嵌式觸控面板憑借更優異的成本結構,期望進一步拓展市場版圖,2015年開始將發揮更大的影響力,牽動手機零組件版圖重整。徐世穎預測,本土廠商如果先上TDDI可能還會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彎道超車機會。
另外,觸摸屏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上的使用已經形成規模,未來觸控市場的新應用領域還要關注車載顯示、可穿戴設備和數字標牌。相比大型企業,中小企業無論在技術研發能力還是融資能力等方面,均不占有優勢,在相同的領域競爭無疑是撞在了槍口上。鄭國清說,小廠商要想生存下來就要搞差異化競爭,需要做到獨特和專業。